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大智慧(小小的人,大大的心)
大姑要想赚钱,那必须得识字,不识字赚钱就困难重重,这话也没错。
水泊养鸭子产鸭蛋,可大部分社员只能在家里养鸭子、捡鸭蛋,赚的是辛苦钱。如果有文化,有冲劲,那他们就能走出水泊公社,赚更多的钱。
他说得头头是道,薛明霞听得有滋有味。
薛明霞:“大军,你小小年纪,懂得很多嘛。”
大军:“大姑,我也不是天生就会,都是学习学来的。”
薛明霞:“学,今天开始我就学习。”
大军还建议他们成立一个村鸭蛋加作坊,等钱多了可以置办机器开村厂,这样就能解决孙家官庄人多地少粮少的问题。
他提前和薛明霞说一下,让她心中有数,等会劝说孙老支书的时候也好见机行事。
薛明霞笑道:“他要是不同意,我们就找大队长、会计,让他们大队革委会内部投票表态。再不济,咱们去公社,你把这些说给公社书记听,他保管乐意。”
大军:“大姑,你想得太简单了。孙爷爷不同意你的提议,未必是他不同意。他一直说要有明确的政策,公社不给政策,大队就不好自己自作主张,这说明是公社没放开。公社的决策权很大一部分在公社书记手里,他不同意,下面就没办法。”
大军之前也以为就是孙爷爷的事儿,可这几天他收集资料了解政策以后发现不是那么表面化的。
孙老支书正和大队长、会计以及下面几个生产队长、生产队会计开会呢。
他们讨论的正是能否扩大大队鸭子大鹅的养殖规模,扩大蛋类生产问题。
大部分人都同意扩大生产,尤其是年轻干部,他们不喜欢勒紧裤腰的日子,不喜欢吃不起肉买不起收音机、自行车、娶不起媳妇的感觉。
一个年轻人道:“支书大伯,现在社会变了,政策变了,咱们大队也得变变。”
另一个年轻人立刻附和,“对呀,人家管家埭和鱼龙圩大队都在加大养殖力度,社员的腰包都鼓起来,四外村的大闺女都爱嫁到他们村去。”
大队长年纪也大,知道孙老支书的意思,他吧嗒两口烟袋锅子,“政策是那么好变的?这大队种什么、交什么,都是有计划的。行啦,暂时就按原计划继续。”
有个年轻人不服气,撇嘴嘟囔了一句,“老顽固。”
孙老支书瞪了一眼,“你小子说啥?大点声!”
那年轻人却不敢,他当然不敢,老支书在大队当了这么多年支书,那威严大着呐。
他们虽然有些不满,却也不敢直接顶撞。
一说散会,他们就各自回家吃饭去。
年轻人少不得要聚堆背后嘀咕几句,他们大队的领导班子真得改改了,一直都是老孙支书和大队长组合,年轻人都没机会。
瞅瞅人家别的大队,书记和大队长都四十出头,他们这俩都六十多了。
可惜大队和大队的干部选举不一样,每个大队都有自己的历史问题以及习惯问题。
孙家官庄这些不服气的年轻人也就是自己不服气,他们爹娘可服老支书呢,而且是无条件相信。孙老支书说啥,他们就信啥,他让咋干,他们就咋干。
这当然不是盲目信任,而是在常年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信任。
当年饥荒的时候外面人都有饿死的,他们大队却没,外面都吹什么亩产十万斤的时候,他们依然老老实实地打粮食,交鸭蛋和藕等副产品。
公社要求按照亩产万斤的数目交公粮,外面大队都交不出只能把储备粮、口粮都交上去。他们大队之前报上去的就是正常数目,虽然公社有处分下来,却被老孙书记一人背了,满村子没用为了交公粮饿肚子吃树皮。
后来老孙书记又据理力争,说孙家官庄地少水多,以后要取消他们交公粮的任务,他们可以交藕、芦苇、鸭蛋、鸭子等副产品当公粮。
公社不同意他去县里申请,最终申请下来,不但孙家官庄受益整个水泊公社都调整了任务粮的内容结构和数量。
所以只要年轻人说老孙支书老顽固,不肯改变,拒绝进步,村里老人就骂自家孩子,“你们懂个屁,老支书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多。哦,你们说自己走的就是改变的路,难道我们不是从年轻时候改变过来的?这几十年我们是一直不变的吗?”
孙老支书正和大队长说话呢,就见四宝儿嗦拉着糖噔噔跑过来。
四宝儿嘴里喊道:“爷爷,大军小岭哥哥他们来了,大军哥哥说他有什么好事儿要告诉你。”
孙老支书听说亲家孩子来了,就以为亲家母也来做客,就赶紧收拾一下回家待客。
那边又有人说知青点来了一些省城美院的老师和学生,他们过来采风要住在知青点。
孙老支书摆摆手,“让他们随意,你们多照应着点,派俩女人青年的跟着,别让他们掉河里去。”
水泊这边环境特殊,所以不只是美院的来画画,还有报社、杂志社的来摄影,还有大厂宣传干事带着明星过来拍宣传画报呢。
孙老支书也习惯了。
他一边走一边盘算着大队的活计。
现在已经深秋,孙家官庄本来地就少,秋收也比其他地方轻松不少,不过他们过阵子也得组织人手下河挖藕,这是一项苦差事。
他们还得组织人收割芦苇,冬天没事的时候就让男人女人编席,既能满足自己村里需要,也能送到供销社交任务,还能卖出去一部分。
哎,就是卖出去这一部分,多少有些不好掌握,少了见不到钱,多了就犯错误。
你换个十来张席,那不算啥,可你要是几百张出去,那就是投机倒把,要犯错。
年轻人就知道吵吵。
他背着手,后腰插着长烟袋,闷声不吭地往家走。
四宝儿急着回家和大军他们玩儿,一溜烟地跑了。
孙老支书一回家,发现家里不像平时那么闹哄哄的,反而很安静,因为安静所以显得屋里说话声音就很清晰,是儿媳薛明霞和个男孩子在那里说话。
他站在那里听了一会儿。
听着听着,他就觉得大军这孩子真是不简单,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识。
桃花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