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护卫在都市

第4824章 古神之血!(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824章 古神之血!

以闻仲的修为,还无法真正将山河社稷图催动自如,但亦能简单的利用山河社稷图,创造出一部分生灵。

围攻沈浪的这三尊混沌天魔,实力与之前出现的噬月魔虫差不多。

以沈浪现在的战力对付这三只混沌天魔,虽然稍显棘手,但勉强还能应付。

沈浪全力催动手中的金攥提龙枪同时,背后凝聚出一尊三头六臂的修罗魔神虚影,魔神虚影配合本尊发起攻击,喷吐出滔天魔焰,压制起三尊混沌天魔。

斗了一阵后,沈浪终于抓住了其中一尊混沌天魔的破绽,一枪刺中对方的心脏。

“轰”的一声暴鸣,那只混沌天魔的胸膛,被威力惊人的雷霆长枪绞杀出一道巨大的伤口,气息顿时变得虚弱了许多。

山河社稷图中模拟的生灵,与外界的生灵并无太多差别,遭受重伤后,战力也会大幅削弱。

沈浪趁热打铁,祭出一尊修罗法相,将那只重伤的混沌天魔一举炸死!

死了一只混沌天魔后,沈浪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有着体内混沌神石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沈浪能将自身消耗控制在极低的水平,极大程度的保留战力。

其他两只混沌天魔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沈浪甚至能在战斗之中,留意远处燃灯道人与闻仲那边的战况。

……

另一边,燃灯道人与闻仲之间的战斗就要夸张太多了。

两人从天上打到了地下,又从地下打到了天上,所过之处,空间塌陷崩溃,灵光冲天,场面异常狂暴。

双方算是势均力敌,也逐渐不再保留,显露出了自身的法则之丝。

闻仲周身缭绕的法则之丝共有上千缕,密密麻麻的金色法则之丝犹如一道道金色光丝,缭绕在闻仲身躯四周,爆发出惊悚骇人的金色强光。

燃灯道人同样也有着千余缕法则之丝,属性为木,周身席卷起一股声势惊人的青色风暴,气势丝毫不弱于闻仲。

两人修炼出的法则之丝均在千缕之上,皆为巅峰级别的混元大罗金仙。

闻仲不再试探,率先施展起大神通。

“三阶神术,五虎啸天印!”

只见闻仲双掌一搓,缭绕在周身的金色法则之丝迸射出无穷无尽的金光能量,化作五只遮天蔽日的金色巨虎,金焰披身,神俊无比。

“吼!!!”

屹立于闻仲头顶上空的五只金色巨虎发出磅礴的巨吼声,张口喷出一道诡异的旋涡状金色光球。

在光球飞射而出的一刹那,无尽的金芒冲天而起,覆盖了周遭的一切。

五道金色光球赫然化作五轮金色烈日,蕴含着无与伦比的毁灭之力,朝着燃灯道人齐齐飞射而去!

只见那金色烈日核心在不断的旋转,犹如黑洞般,甚至带动着四周的空间都在扭曲旋转,迸发出天绝地灭般的可怕威力!

沈浪看的都有些发怵,这三阶神术的威力,当真恐怖如斯!

一般而言,只有实力强大的混元大罗金仙,才能施展出第二阶的神术。光是二阶神术的威力,就要比一阶神术要强大不止一个档次。

而三阶神术,至少也得是混元大罗金仙巅峰级别的修士,乃至道祖天尊才能施展!

这种级别的神术,是沈浪现阶段无法想象的存在。

眼看着五轮毁天灭地般的金色烈日袭来,燃灯道人毫无慌乱之色,只见他微微抬手,口中默念:“三阶神术,青莲涅槃!”

话音一落,燃灯道人周身青色法则之丝迸射出盛若烈阳的青光,在身前凝聚出一朵巨大的青莲虚影,不停地旋转。

花幽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误打误撞睡了个小姑娘,后来人人都说是因为她怀孕了顾钦泽才对她百般宠爱的。她被欺负他为她出头,她缺钱他一张黑卡给了她,阮安安也以为他真的只是因为孩子才对她好的。生下孩子准备离开这个她想爱却觉得亏欠的男人
音音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藏心引诱!腹黑大佬暗宠作精美人
藏心引诱!腹黑大佬暗宠作精美人
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纪,谁也没能料到,十六岁的学霸竟会被十三岁的学渣辅导作业气到泪崩,那段既尴尬又温馨的过往,成了两人青春里最想逃避却又无比怀念的篇章。时光荏苒,当曾经的学渣摇身一变成为应聘者,而学霸则
佚名
下山救了绝色贵妇,闹着当我岳母
下山救了绝色贵妇,闹着当我岳母
叶家弃子叶天行,于昆仑山修行十年。今日下山,出手救下绝色贵妇小姐姐,却没想到对方非要闹着当他岳母……小姐姐,拜托你矜持点!可别乱点鸳鸯谱啊!
佚名
玩命变强祁云章,开局托举儿子
玩命变强祁云章,开局托举儿子
祁云章穿进高山下的花环,成了赵蒙生搭档,刚给儿子祁同伟办完毕业宴,就听说被分配到了穷山沟。梁璐嗑着瓜子冷笑:"谁要跪着求婚跟我姓,我倒可以考虑。"学生会主席侯明抱着胳膊嘲讽:"我侯家人从不为五斗米折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