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雪沈浪免费阅读

第4084章 奈何桥和鬼使(1/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4084章 奈何桥和鬼使

罗山方圆足有百万里,到处都是地势险峻的高山,对于坠入地狱的亡灵而言,仅有一条能通往酆都的通路。

这条道路极其严酷,路途上有着风暴,闪电,落石,火焰,以及各种能想象到的天灾反复鞭笞着亡魂。

“呜呜呜!”

亡魂的数量数之不尽,整个罗山到处都充斥着痛哭哀怨之声,足让人头皮发麻。

坠入地狱亡魂失去了所有能力,徒步穿越这百万里的罗山,最少需要数千年的时间,这数千年间亡魂要遭受无尽的痛苦,才能抵达酆都。

这还没抵达第一狱,对亡灵的刑罚就如此之重,可想而知这地狱有多么残酷。

一路看过来,沈浪也算是大开眼界。

他作为生者进入的黄泉地狱,魂体本身并没有丝毫死气,地狱中绝大部分禁制都不会作用在他身上,沈浪穿梭自如,以最快速度朝着酆都方向飞遁而去。

天空中偶尔有长着羽翼双翅的狰狞恶鬼盘旋,但大多实力较弱,最强的也不过天仙级别,但凡有拦路追逐的恶鬼,尽皆被沈浪眉心处喷吐出的血光轰杀殆尽。

就这样,沈浪一路畅通无阻,只花了一炷香的时间便抵达了酆都。

酆都是黄泉地狱唯一的一座鬼城,占地约有百万里,酆都城又被称作是“阴曹地府”,这与忘川河上的地府不同,阴曹地府乃是地狱的审判之地。

换言之,伫立于忘川河上的地府只是假借了地府之名而已,并非是真正的阴曹地府。

而酆都城,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阴曹地府。

五帝时代,地府府主曾亲自管辖此地,后来交于了十殿阎罗的阎罗王管辖。

抵达酆都的亡灵,才算是完成了受刑的第一步。

酆都城内有一座“孽镜台”,台前的孽镜会洞悉亡灵生前所犯下的一切罪孽,但凡照过孽镜的亡灵,会按罪孽轻重,自行坠入特定层级的地狱。

这酆都城四面环绕着黄泉河,城外有一条狭长的奈何桥,所有通往酆都的生灵都必须经过这座奈何桥。

桥下的黄泉河浪花滔天,昏黄的河水犹如巨龙般飞舞奔涌。

黄泉河的河水昏暗腐朽,亡灵若坠下奈何桥,会顷刻间被河水腐蚀殆尽,魂飞魄散。

奈何桥很是单薄,亡灵生怕坠入河水中,走的畏畏缩缩。

放眼看去,奈何桥的尽头即是酆都城的城门。

巍然而立的酆都城城墙高约数万丈,以奇特的灰色砖石筑成,巨大的城门呈红褐色,门外还搞搞悬挂着两个巨大的灯笼,散发出诡异之极的红光。

城门外,有大量凶神恶煞的鬼差傀儡把守。

为首的鬼差竟是一名手持黑碗的老妪,那老妪便是传说中的孟婆了。

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个垂老之极的妇人,面黄枯瘦,满是皱纹。

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老妪嘴里居然还长着两只长长的獠牙,光是面相就给人一种极其骇人恐怖的感觉。

孟婆手中的黑碗盛装的便是孟婆汤了,传说服下孟婆汤的亡魂,会忘却生前一切记忆,其实并不全对。

坠入地狱的亡魂,大多都是极恶之辈。

而孟婆给这些亡魂服下的汤汁,只会让他们忘掉生前一切快乐的事情,但会留下作恶时的记忆,让这些亡魂在痛苦中忏悔生前的所作所为。

受尽刑罚后的亡魂,在遁入轮回前,自身的恶欲会彻底在无尽的痛苦中消磨殆尽,重生后的生性本能也再无恶念。

途经酆都的每一个亡灵,都必须服食孟婆汤。

花幽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穿越求职!不选协和,我选轧钢厂
他在同学聚会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莫名其妙竟然穿越了。还成了情满四合院世界的北京中医学院优秀毕业生。毕业求职现场,协和和轧钢厂同时向他抛出橄榄枝。他二话不说选择去当厂医。可这时竟然觉醒了“诸天垂钓”系统
佚名
繁花:从1987年开局
繁花:从1987年开局
关于繁花:从1987年开局:叶平安,上海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为了一客排骨年糕,回到了1987年的上海。开局一穷二白,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这个局要怎么破?不怕!反正离主角团这么近,抓住机会,一切都有转
九天九地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重生六零:我靠随身空间养活妻女
上一世,他是文盲,听从母亲重男轻女的旧思想,逼死了妻子和大女儿,二女儿记恨他一辈子,小女儿被拐卖几经波折死了,他落得个家破人亡。重生归来,他发誓要将妻女好好呵护在手心,把前世亏欠的全都弥补回来……
往来皆是客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前夫处处护青梅,掉马高嫁他急了?
【年代+父子火葬场+追妻追女儿不复合+大女主觉醒逆袭打脸】夏相宜嫁给丈夫周裕礼六年,生下一儿一女,任劳任怨五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丈夫和儿子贬低和嫌弃。不但让她代替白月光下乡,还想抢她辛苦得来的工作,儿
茜朵夏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关于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李恪穿越到唐朝,成为李二第三子——蜀王李恪。本以为能当个逍遥快活的皇子,这辈子一直咸鱼下去,却意外觉醒了纨绔系统。早朝,突厥使者觐见李二。突厥看准大唐还未完全恢复元
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