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之变

271还书(1/3)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271还书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进入二月以后,京城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和去年差别很多,魏广德这会儿已经换下棉衣,去年这时候他还裹的严严实实的去参加会试和殿试。

“轰轰”

天空春雷炸响,不多时绵绵细雨落下,把这座大明帝国的心脏笼罩其中。

时间已经悄然进入四月,时不时天雷炸响一开始还会把魏广德吓一跳,今年京城的雨水看样子有点多。

当然,这雷声过后,下不下雨也是说不定的,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是响半天雷就是不下雨,也就是民间说的“光打雷不下雨”。

这样的情况多遇到几次,魏广德也就见怪不怪。

进了翰林院,魏广德在公房坐了一会儿,喝了口茶就去了检讨厅检查抄录的《孝宗实录》,翰林院没事,虽然魏广德已经升职成为编修,可是工作还是没有变的,只是从学习变成了协助。

现在抄录完成的这册书是第三卷,已经几次修改,魏广德粗粗翻阅了下,之前提出的几处需要修改的地方都已经改好,应该算是完成了。

“很好,你们继续后面的书册吧,这本书我拿回去看看,没有差错我就送到吴学士那里。”

魏广德对几个检讨说了声,就带着书离开了检讨厅,回到自己公房,一边喝茶一边翻阅。

没多一会儿,魏广德就把书大概看完,毕竟之前已经看过几次了,也修改过几次,对书中的内容他都已经能背诵出来了,虽然做不到倒背如流,其实能做到也没個卵用。

看着没错,魏广德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随即拿着书就出门到了吴清那里。

“吴学士。”

魏广德通报后进门,还是恭敬的给吴清行礼道。

“广德来了。”

吴清放下手里的书,看着魏广德手里也拿着本书,自然也猜到来意,“第三卷改好了?”

“是的,学生检查了,几处错误都已经修改。”

说着魏广德就把手里的书送到吴清那里。

吴清接过来简单翻开看了看,点头笑道:“那好,我下午再仔细看看,如果无误我就入档,剩下的书你还要催催,那帮人,抄书也能抄错了。”

“学生明白。”

魏广德立马点头,上次这书有几处错误就是抄录跳行,还好魏广德之前看过原稿,不过印象不深,找到吴清又核对才确认确实抄错了。

“学士这是在看什么书?”

这时候,魏广德就看到吴清身前他刚刚放下的书,黄色书皮。

这年头的书,大多是清、灰色书皮,也有用其他颜色书皮的,但都比较少,且大多是不入流的小说才使用。

问出这话,魏广德就感觉有点失言了,在他的理解里,吴清怕是在看市面上流传的各类小说消遣,打发时间。

最早魏广德为翰林院生活准备的道家经典已经被他丢在一边了,那些银子算是打水漂了,实在是生涩难懂,人都看晕了。

“这是我从文渊阁里借出来的一册书,一会儿要给送回去的。”

吴清随口回答道。

听到吴清说是文渊阁里的藏书,魏广德顿时来了兴趣,凑过去看了眼书皮,左上角四个大字引入眼帘。

“《永乐大典》?”

看到那四个字,魏广德不自觉就念了出来。

“是啊,这是《大典》中一本记录‘史’集的书,我借出来看看。”

《永乐大典》这书,魏广德自然听说过,倒不是前世,而是在当下,不少读书人都为不能目睹这本旷世之书而感到遗憾。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成书之时,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朱棣登基后雄心满满,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

修此书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这也注定了《永乐大典》就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甚至连在当时被人为不入流的阴阳、僧道书籍都被列入抄录目录中。

最初朱棣令解缙主持编纂,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

全书于永乐五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又是一年时间,全书于永乐六年才抄写完毕。

之后朱棣选择迁都北平,带走了《永乐大典》,而原书所据原稿则继续存放在南京紫禁城中文渊阁内,只是可惜在正统十四年南京文渊阁大火,为了编撰《永乐大典》收集的原稿被付之一炬。

《永乐大典》中收录的许多书籍,大多流传不广,这也是姚广孝要把他们编入《大典》中的原因,原书也保存在紫禁城中妥善存放,希望藉此保留下这些书籍,只是可惜烈火无情。

因《永乐大典》太过庞大,所以仅抄录一份,叫做“永乐正本”,现在就存放在紫禁城文渊阁之中。

虽然后世也有传闻,当初抄录的《永乐大典》实为两份,其中一份存放于文渊阁,另一份陪葬于永陵,但这也仅仅是传说。

至于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渊阁,其实就是皇家图书馆,明太祖朱元璋“始创宫殿于南京,即于奉天门之东建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此即文渊阁建阁之始。

而在文渊阁旁边还有一座更小一些的阁楼,这里就是东阁,现在是大明朝内阁的办公场地。

平行空间来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解药
解药
她被贺家退婚了,不久还怀上了四胞胎,可孩子不是未婚夫的…… 为赚钱养活崽崽们,她同时打两份工,却不想两个老板都是集团那个腹黑又偏执的残疾三太子…… 一开始,男人看她并不顺眼,还各种刁难。 直到有一天,四个复制版小豆丁站在他面前,男人才想起五年前被追杀的夜晚,这个女人做过她的“解药”。 “总裁,亲子鉴定结果显示,扎爆您轮胎的四个小家伙和您亲权概率大于0.9999,符合遗传规律。” “说人话。” “
佚名
回春朝:这该死的妇道守不住了
回春朝:这该死的妇道守不住了
将军府老夫人周云若,活到八十岁。却不是有福之人。一辈子不得公婆之喜,夫君混账,儿子顽劣不孝,就没过过几天舒心的日子。薄情寡义的夫君,终于在她七十三岁那年死了。从韶华女子到白发老妇,为闫家妇六十三载,她吃尽了后宅女子的苦,朽木枯株时,又遭亲儿子驱逐。如受刮心之刑一般,忍受着悠长岁月里的漫漫折磨。死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一生悲凉······再睁眼,枯木逢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誓要为自己
望云际
穿越小农女捡了个战神王爷
穿越小农女捡了个战神王爷
关于穿越小农女捡了个战神王爷:白思雨是一个刚过实习期的大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个标有的盒子里面有一枚五帝钱和一枚银戒指,从此打开他的穿越之旅,开启斗极品种田撩王爷的发家致富路……白思雨与极品亲戚分家,第一次进山,滴血认主五帝钱和戒指空间武帝钱是一位玄学大能飞升时留给有缘人的空间法器,里面丹药,一眼灵泉,治病救人,而戒指空间却是一个种植空间思雨高兴的出来空间,我也有金手指了,说我不是天道的亲闺女
解忧兰
误惹病娇长公主,尚书大人夜夜被虐哭
误惹病娇长公主,尚书大人夜夜被虐哭
宁云舒本是大肃最尊贵的公主,若不是宁陌雪的出现!秋狝围场中,宁陌雪一句“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便取代她成为最受宠的公主。她拥有的一切都被宁陌雪轻易夺走,还无奈之下代替宁陌雪前往匈奴和亲。曾宠溺她的父皇母后冷眼旁观,曾疼惜她的皇兄只道了句珍重,曾指婚于她的少年将军更是亲自送她抵达匈奴。和亲七年,她受尽苦难,一朝回朝归来已物是人非。她化身病娇疯批长公主把控朝堂风云,却不想有朝一日父皇将皇位
杏风
四合院:开局系统选错人
四合院:开局系统选错人
张明打拼15年,买了房子,自己在家庆祝,结果喝了两杯酒,睡着以后就被系统带到了四合院的世界。知道选错人了以后,系统就跑路了,只留张明在这个世界当中,看张明如何利用金手指在这个世界生存。
平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