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从DC开始

第十九章 荧惑守心(4/4)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十九章 荧惑守心

在最凶险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荧惑星传过来的能量突然减弱至只剩下一半。

森光面色一喜,连忙施展北冥神功,将多余的魔功转化成周流六虚劲,或者用来增强金丹,最后才轮到天魔策内力。

其实,大成的天魔策完全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

荧惑星的灾祸之力更多的是,要把森光变成第二个蚩尤。

“不知道谁抽取了荧惑星传过来的能量,虽然你是一个小偷,但是我要谢谢你。”

森光说。

此刻,耳旁刷刷传来系统熟练度的提示音。

在荧惑星能量的支持下,齐物通玄经升上九级,周流六虚劲升上七级,北冥神功升上七级,尚书剑法(金皇)升上7级,天子望气术还是1级,因为这门神功与内力的关系不大。

过了一会儿,荧惑星递过来的星力重新恢复十成。

盗取荧惑能量的人,停止了偷盗行动。

不过,这个时候,其它武功得到极大提升以后,森光已经勉强正好压制住了荧惑星传过来的能量,在天魔策升为10级满级以后,他就把能量传递给魔门的其它人。

可既便如此,星力仍然没有消耗殆尽。

森光念头一动,突然想到,天魔策秘法中的根基秘术——制造应身!

制造应身需要大量的资源。

可如今,自己手头正好有荧惑星力。

森光施展秘法,袖中红黑色魔念飞舞,能量纵横,他突地往上拂动袖袍,强大的魔能由下而上传递上云端,天空波动不止,如同掀起惊涛骇浪的大海。

77四十九道天魔魔种,飞落向全世界各地。

这些消耗星力才能凝结出来的天魔魔种,会寄托在任意的物体,直到找到一个没有灵魂只有肉体存活的宿主,天魔魔种就会进入这些宿主的体内,夺舍宿主。

创造森光的应身。

应身不是分身,每一个应身都是独立的人格,可又确实都是森光。

齐物通玄经的内力根基是金丹,周流六虚功的内力根基是六虚八劲,北冥神功的内力根基是丹田天池,那天魔策的内力根基却与以上三种功法决然不同,它的内力根基竟然是应身。

应身额头处定然会有蚩尤魔印,应身们越强,本体额头的蚩尤魔印就越强。

寻常武功定然把所有力量集中在本体,可是天魔策却是把力量分散在应身身上。

四十九个应身同时修炼,就等于森光获得了五十倍的修炼速度。

同时应身各有所长,有的擅长补天阁秘法,有的擅长阴葵派天魔功,而且每个应身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只有死后,天魔魔种才会回到森光这边来。

荧惑星逐渐黯淡下来时,森光挥手拂过额头,额头上的蚩尤印记隐去。

三朝老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扫地出门后,我成了世间无敌
被扫地出门后,我成了世间无敌
跟着师父修行万年,虽不老不死,但也没有修为。 师父嫌弃他,最终将他扫地出门。 一开始,他还有些伤心难过,后来,他想开了,带着爱宠游历四方。 没有功力自保怎么办? 他:“靠智慧!” 没有家世怎么? 他:“去寻!” 一朝回归出生的地方,偶然得先天胎珠,修为暴增。 他这才知道,原来修炼天赋落在娘胎里了! 再见师尊,他以无敌之资,拱手相拜…
佚名
青锋传
青锋传
天下扰攘,朝与野对立,官与民离心。江湖纷争,恩与怨共济,情与仇同行。人云:世清则侠隐,世浊而侠行!她,惊才艳艳,踏遍江湖,只为追寻故人。他,幼年罹难,为人所救,后入江湖,寻师亦寻仇。纷争大世再起,江湖新的传说,会由谁续写?
刀锋冷
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李冬生重生61年代,这是一个物资贫瘠、百废待兴的年代!同时,也是个山珍无数、渔猎未禁的年代!前世走过的弯路,这次他绝不会重蹈覆辙!靠着开局觉醒的御兽系统,别人避之不及的凶恶猛兽,都是他的狩猎伙伴!“叮!成功和东北虎签订契约!”“叮!成功和黑熊签订契约!”……豺狼虎豹、马鹿紫貂、白鹤鸳鸯、鹜蚌鱼虾……整个大兴安岭,都是他的猎场!
小吉祥草王
热痒
热痒
人前他是一本正经的院长,人后他是威逼利诱的渣狼。而许在是他养了多年的兔子。没人知道镜片后的黑眸,夜深人静时,看向女孩的睡颜有多疯狂。……在许在眼里,救了自己命的陆斯衡是哥哥。只能是哥哥。她没想过有一天,她会跟陆斯衡产生见不得人的关系。家里、车上、医院……男人用身体“残疾”逼她一步步沦陷。陆斯衡咬她耳朵,低声乞求:“在在,帮帮哥哥。”
糖糖糖
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
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
关于出马仙之路喜的往事:因执而迷陷旋轮,破执而醒我自生。迷而不知谁是我,醒而方知我是谁。出马弟子三关三考,循环罔替,从命运的齿轮转动开始,这三关三考便会伴随一生。磨关:磨的就是身体和精神。财关:就是要你经历得而复失甚至负债累累。情关:最难的一关,因亲情、友情、爱情而陷入执迷。本书作者真实经历,写此书只为重走来时的路。详细描述如何走上出马这条路以及在这条路上有关爱恨情仇的故事所书真伪有神证,神前孰
路龄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