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172章 我们只是凡人(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172章 我们只是凡人

晋王妃瞥了眼他:“你想知道?”

“母亲能给儿子解惑,那自然是最好。”

晋王妃扬唇,随后逐渐敛色:“她出家之前所嫁的丈夫,被人害死了,这些年她一直在想办法查找证据,那日她告诉我,查到点眉目了。”

陆瞻顿住。

晋王妃又望着他:“妙心师父是个苦命人,儿女也没有,我与她情同姐妹,你也不妨把自己当成是她的儿子一样,对她恭敬顺从。”

陆瞻眉头皱起来:“母亲这话,儿子听不懂。另外,她有冤案在身,为何不曾求助母亲?”

李家有冤案,宋湘都找到胡潇替他们摆平了,此刻王妃说与妙心情同姐妹,丈夫冤死,难道晋王妃不该主张官府替她严查此事吗?

他就想不明白晋王妃为何没这么做了。

“你母亲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办到的。”晋王妃放好头冠,“也许圣明如你皇爷爷,也不能做到事事清明。因为我们毕竟都是凡人,不是神仙。”

说完她站起来:“但凡是人,就总有力量未及的时候。站的位置越高,往往顾及不到的方面就越多。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是管家,一定不是上位者。”

陆瞻默语。

“妙心的事牵涉甚大,既然你问了,我就告诉了你。但我所告诉你的这些话,你任何人都不能告诉。”

陆瞻本是随口说到这话题,听到这里,却觉出了几分凝重。他点点头:“儿子定然保守秘密。”

晋王妃望着他:“即便你父亲问起,你也绝不能告诉。”

陆瞻怔住:“为何?”

晋王妃道:“因为你是皇孙。你生在皇家,就不能无条件信任任何人。”

陆瞻默语。最终他又点了点头。

……

延昭宫这一晚的灯熄得最晚,晋王妃近来的异常占据了陆瞻的脑海,“她和妙心有秘密”,这点疑云在他心中已越发浓重。

而翌日凌晨自然又是延昭宫的灯亮的最早,每年的六月宫中都会有场祭奠皇后的典礼。逢十年时曾举办过一场大祭,但因为皇帝尚安在,所以规格再大也有限。

今年是皇后故去的第十九年,按惯例,也只有京畿范围内的宗亲与礼部并鸿胪寺、光神寺等诸官到场,即便如此,远在各方的宗亲也仍早早地递了折子进宫。

陆瞻随同晋王与晋王妃等合府众人于卯时到达太庙,各衙礼官已经早于半个时辰准备好祭仪。

卯正皇帝到来,礼官先宣读了圣旨,而后便到了宣读祭文环节。

陆瞻今日端正一身礼服,繁复花样以及讲究的配饰衬得他面如冠玉目如流星,站在祭台上的他庄严稳重,与素日轻浮皇孙的模样判若两人。

由皇孙来撰写并且宣读给皇祖母的祭文又实为恩宠,下方不但宗亲们目露艳羡,就连台下礼官们也相互间无声地目光交流着。

但是被长公主目光一扫,众人又都眼观鼻鼻观心老实下来。

晋王始终垂首静立,一如以往任何时候的他。

晋王妃作为皇后的儿媳与晋王同立在人群前方,宫中妃嫔则由安淑妃带领分立两侧。

卯时末刻典礼完毕,按例皇帝会在乾清宫挑几个宗亲来召见,顺带给外地送了折子上京的这些宗亲给予赏赐。

陆瞻与萧臻山一道往乾清宫来,刚过宫门,便见着前方晋王妃停在那里与人说话,而对话的另一方居然是俞妃。

俩人看到他来,停止了话头,俞妃目光在陆瞻脸上停了下,然后和善地冲他点头:“世子的祭文作的极好,看来这些时候文采又大有长进了。”

青铜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新北派盗墓笔记
新北派盗墓笔记
关于新北派盗墓笔记:一部融合盗墓、古董鉴定与悬疑的小说。主角李银锋与老胡在探索古董市场的过程中,卷入了一场涉及北派盗墓与失落文物的阴谋。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他们被神秘女子何静抓捕,并被迫揭开九叔带回的
唐锋
亲爹让我顶罪,我直接黑化
亲爹让我顶罪,我直接黑化
从亲爹让景玄顶罪的那一刻,他就放出了心中那头名叫“暴力”的野兽——我特么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更不是为了适应这个世界!老子要的,是无法无天的活着!是让整个世界来适应我!世家不可亡?圣人不得
属龙语
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
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
关于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全家火葬场,读心术,玄幻,双洁,打脸爽文)云归月是被整个中州捧在掌心的圣女,却因为一个穿书者,死在了自己亲哥哥的手中。他们剥去她的皮,抽掉她满身仙骨,只为了给那个白莲
云子冰
我有金手指,回家种地怎么了!
我有金手指,回家种地怎么了!
关于我有金手指,回家种地怎么了!:城市套路深,不如回农村,找个同学谈恋爱,两人有共同话题,共同的家乡,应该能共度一生吧?这算走捷径吗?还是老老实实的从了爱情吧!乔露的种田生活过得太轻松一不小心带领全村
爱尔风雨兰
横推九世:诸位女帝一直在等我
横推九世:诸位女帝一直在等我
关于横推九世:诸位女帝一直在等我:(女帝+轻松?+日常+逆天颜值+天赋盖世+多女+修罗场+逆推)忆无情因为一场意外,在通天古路之内出不去,本以为必死无疑,最后一刻系统出现,他活了下来,但却无法走出古路
仙于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