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姑爷萧权秦舒柔

第二千零三十八章 口诛笔伐(2/2)

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二千零三十八章 口诛笔伐

见势,颜婆婆不由咬了咬牙,把内力逼到最大值。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她都要把萧权逼到他身后的那棵树上。

但萧权完全不给她这个机会,萧权运转内力,直接把颜婆婆逼得往后退。

同时,萧权用力往上一抬,借力把颜婆婆给掀飞了起来。

颜婆婆反应得及时,没有被掀飞出去,双手还紧紧地握在拐杖上。

此时,拐杖似乎已经承受不住两人强大内力的威力,发出的破裂声愈发地明显。

这根拐杖,在昆仑山的时候,颜婆婆便一直用着,跟了她上千年。

如今有被毁的迹象,颜婆婆当然是于心不忍的。

她用力把拐杖往自己这边一抽,企图把拐杖给抽回来。

奈何萧权的力道很大,她并不能得逞。

情急之下,颜婆婆不由暗暗使了内力,几枚闪着寒光的毒针从她的衣袖飞了出去。

萧权见势,忙往一边闪躲,他不得不暂时松开了拐杖。

但他松开之前,他猛地一用力把拐杖往前一推,加上他是忽然松开的手,让颜婆婆趔趄了一下往后退了几米才停稳。

这个时间,萧权已经调整过来,重新飞向颜婆婆,把她的拐杖重新抓在手里。

本想着拐杖活得自由的颜婆婆,见势不由恼了,她二话不说,再次向萧权飞出毒针。

然后趁着萧权往边上闪躲之际,把拐杖给抢了回来,掌控在自己手中。

就在这个时候,萧权冷喝一声:“乾坤笔!”

乾坤笔威风凛凛悬在空中。

另一支被颜婆婆抓在手里的乾坤笔,也因为萧权跟颜婆婆抢夺拐杖,而获得了自由。

两支乾坤笔在空中大放光芒,直直向颜婆婆照去。

萧权冷喝一声:“伐!"

乾坤笔的光愈加地强烈,照得颜婆婆几乎睁不开眼睛来。

对付颜婆婆这样的人,萧权自然也绝不手软,能用上之技能,他都一概用上。

现在不用,难道还留着过年?

萧权随口念了一首唐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呼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句念完,萧权冷喝一声:“诛!”

这首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的手都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践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九公主又美又飒楚倾歌
九公主又美又飒楚倾歌
内容简介:众臣:世子爷,你怎么抱着世子妃来上朝?世子咬牙切齿:娘子只有一个,丢了你赔?她是战部最美年轻指挥官,前世被渣男背叛,惨死断情崖底。重活一世,开启疯狂称霸模式。一不小心,还成了世子爷捧在掌心的宝。太监总管:皇上不好了,世子府的人打了您的妃子!皇上躲在龙椅下瑟瑟发抖:无妨,他们家世子妃朕惹不起!
拈花惹笑
视假如真?全家下跪求我增福运
视假如真?全家下跪求我增福运
从末世穿越至七十年代的她,拥有空间且拥有异能。 她偶然发现一块莲花玉佩,并能通过它升级空间。 被家人视为假千金的她,经过实验确定自己乃是舒家真千金,然而她并未揭穿此事,而是选择与家人断绝关系后下乡。 她对间接害死原主的人下药,将其弄下乡,还偷走那人的所有钱财。 当舒家人知晓她才是亲生女儿的时候,心中满是悔恨,可惜此时的她已不在他们身边。
佚名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一件小背心
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
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
穿越平行世界获得人气系统的叶真,只要科普就能获得人气值。人气值可以获得无数不同的奖励。“氧气其实是有剧毒的,你们相信吗?”“这一切的背后有一只巨大的黑手在操控一切。”“上古时期的传说和神话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这背后的一切有巨大的阴谋。”“女娲补天,大羿射日这,盘古开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啊!”(内容纯属虚构,请勿代入现实)
快乐活肥宅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