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石崇与王恺斗宝
公二家休在此争论,凡家中有什么奇异珍宝,请拿出来相互比拼,才能看出高下。”王恺命人做了紫色的丝织屏障,长达四十里;石崇命人做了锦织屏障,长达五十里;崇把房屋涂上了椒香,恺则用红色的石脂。众人见崇胜过恺,都羡慕不已。武帝听闻王恺和石崇比拼宝物,就传唤恺进宫,并赏赐恺一棵高两尺的珊瑚树。恺非常高兴,谢恩后离开宫殿,立即把珊瑚树展示给石崇看。
石祟接过来看了一眼,用铁如意将其击碎。王恺大怒地说:“你没有这样的珍宝,所以打碎了它,是想嫉妒我。”崇大笑着说:“你不必为此感到遗憾,我会予以赔偿。”于是他命人取来了六七棵高三四尺的珊瑚树,枝干绝色,光彩耀眼,展示给王恺,并作为赔偿给了他。众人劝和解,各自归去。
此时,司马傅咸上书给武帝说:“先王治理天下时,食肉穿衣都有所节制,奢侈的花费比天灾还严重。古代人口稠密而土地狭窄,所以有储蓄,这要归功于简朴。现在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人民不够,这是由于奢侈。如果希望时下人崇尚节俭,就应该质问奢侈。奢侈不受质疑,反而相互竞相攀比,就没有尽头了。”皇帝阅读后,对咸说:“王恺和石崇相互比拼,跟兴废何干,你为什么多嘴呢?”不理会傅咸的进言。
另一方面,尚书张华因之前镇守幽州军务有成,以文学才能而声名显赫,舆论都认为他适合做三公。但荀勖、冯紞对他的伐吴策划心生妒忌。之前,武帝已经知道张华的才华,所以派人问他,谁可以托付后事。华说:“以明德至亲而言,没有比齐王更适合的了。”于是,武帝派人征召齐王,但齐王违抗命令没有来。武帝思念华的才能,想要征召张华。但苟勖和冯紞嫉妒华的才能,于是陷害华,在武帝面前说:“张华镇守幽州,治理夷狄夏商,赞誉声望日盛。而华参与朝政,恐怕会有钟会的变乱。钟会之叛乱,多少要怪罪太祖。现在陛下征召华,可能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武帝变色说:“你们在说什么?”紞吓了一跳,即刻脱下冠冕说:“善于御驾的人应该知道怎样调节缰绳的松紧,所以汉高八王因得宠过于夷灭;光武以及其他将领之所以能够抑制损失而取得胜利,不是因为上位者有仁暴之别,下属有愚智之殊,只是抑制控制和剥夺的方式不同。
从钟会的事情来看,才智有限而太祖夸赞无度,使钟会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计策无所不包,但功绩没有被赏识,于是组成了叛乱。如果这次事先录用了华的才能,并以大礼节待他,那么扰乱的心思就不会产生了。”帝说:“是啊!”紞行礼说:“陛下既然听了臣的话,应该考虑坚冰慢慢凝固的过程,不要让会派别的人再次导致倾覆。”帝说:“现在还会有像钟会那样的人吗?”于是他屏除左右侍臣,说:“陛下为国家做策划的臣子们,在太平盛世中立下了大功。统帅军马的任务,都在圣明的考虑中。”皇帝默然不语。因此,他没有征召张华,而是征召齐王司马牧入朝。齐王司马牧入朝后掌权,他的德望日益增长,荀勖、冯紞和杨珧都对此心生忌恨。于是设立朝会散朝后,冯紞向武帝诬告说:“齐王私下结交了一群党派,恐怕对国家不利。”帝说:“齐王是先帝所亲信的,所以朕委托他处理朝政,岂会有异心?你们不要多言。”紞说:“陛下如果不相信,可以命令诸侯国出使时,派遣亲信的人去。齐王独自留在京师,可行吗?”勖又说:“百官都对齐王忠心耿耿,陛下可以试着命令其他国家,必定会举朝人都认为不可行,那样就证明了臣的言论。
”武帝开始相信了。第二天,他就任命齐王司马攸为大司马、统帅青州军务,并命其返回国内。国公王浑入朝上书说:“我亲眼见到齐王司马攸的至亲身份和卓越德才,应该称赞他参与朝政。”
如今的国家,只是给于空虚的称号,却没有实际掌握典章制度和辅佐统治的实力,恐怕并不符合陛下追述先帝和太后对齐王的期望。如果对待同姓的亲属过于厚待,就会有吴国、楚国发生叛乱的阴谋,汉朝的吕、霍、王氏也都是窃人之辈。通过观察古事,轻重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没有不带来危害的。唯有选择正道并寻求忠良之人为助手。如果只是凭智谋猜疑,即使亲自见面也会怀疑,更何况是疏远的人能够保证呢?武帝没有听从。扶风王骏、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羊琇、待中王济、甄德都争着进谏,但帝也不听。王济和甄德见到帝不听,还让他们的妻子公主一起进宫,流泪说:“现在让齐王回国,必定是内有小人献媚?况且齐王作为国家至亲却不可信任,更何况其他人呢?希望陛下留下齐王,那是国家的幸福。”因此再三请帝留下齐王攸。武帝大怒,出来对王戎说:“兄弟至亲,现在让齐王回国,是朕家的事情,甄德、王济竟然派妇人来哭诉?”然后将甄德、王济赶出去。当时李熹看到武帝对济、德二人如此,觉得自己年纪已老,不如退居幕后,后来在家中去世。太康四年正月,武帝举行朝会,命太常议定齐王的礼物,博土庾剪、秦秀等人上表说:“考究古代的礼仪,三位公官无实际职责,坐而论道,并不听说有授与重要职务的。只有宣王救急朝夕之事,然后命召穆公征服淮夷,所以有诗曰:‘徐方不回,王曰旋归。’只有宰相不得久在外面。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六合都是家,将数延续这三职,与其讨论太平的基础,宁可废除。希望陛下诏令齐王回朝,那才是天下的幸福。”武帝没有听从。当祭酒曹志叹道:“怎么会有如此才干,如此亲近,却没有树立起本家来辅佐他的化身,反而远赴海边。晋朝已经衰亡,就得靠他了。”于是上表极力谏言说:在古代的史书中,同姓的辅佐王室是周公,异姓的是太公,他们都身居朝廷,五代都有人反葬。但是当他们衰落的时候,虽然有五霸继承兴起,又怎能和周、召时的治理相提并论呢?从伏羲以来,哪有一个姓氏能够独自拥有统治权呢?当推行至公之心态,与天下共享利害,才能够享受国家的长久安宁。秦、魏的才能延续了好几世纪,而周、汉之所以能够处理近亲和疏远的关系,就是因为善用人才。我以为应该照着博士们的建议,诏令齐王回朝,那样朝廷和天下都会非常幸福。武帝看完表后大怒地说:“曹志连我心意都不明白,更何况四海呢?而且博士没有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却回答了我没有提出的问题,是在胡乱陈述异论。”然后罢免了曹志的职务,其他人都被送往廷尉处受审。廷尉刘诵上奏旉等人的不敬行为,称应该处以弃市之刑。帝依从了他的建议。尚书夏侯骏见到帝说:“国家设立八座,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博士不应该受到责罚。”帝开始回心转意,只是因为骏的建议而留下了旉等七人七天,然后命令齐王攸备好礼物,设立乐队,进行六佾之舞,配备黄钺朝车和乘舆。另一方面,齐王攸因为被苟勖和冯紞的诬告,没有得到预政权,在外感到愤怒并生病,派人上奏武帝,请求去守太后的陵寝。武帝不同意。齐王病情恶化,武帝派御医诊视。御医准备出发时,勖等暗中叮嘱说:“你去看齐王的病,不可以给他下药,只要回来就行。当君问你时,说他没有病。”御医答应了,并且去看诊脉息,病情将非常危急,却不肯给他下药。诊毕再次奏旨,都说没有病,帝也没有深入询问。河南尹尚雄劝谏说:“陛下的子弟虽然很多,但有德望的却很少。齐王卧居在京城,对国家的益处确实很深远,不应该不加思考。以臣愚见,应该诏令他回京。”武帝不采纳,尚雄愤怒而去世。齐王攸的病情转为危重,帝仍然派人催促他上道,结果吐血而亡。他的儿子司马冏发丧归来,武帝和百官都亲临吊唁。司马冏大声哀放并指责御医诳言说父亲没有病,不肯给药,致使误杀了他。武帝非常愤怒,立即命令武士逮捕御医,处死于市曹,并以他的首级祭奠。刚开始,武帝非常疼爱齐王攸,为了苟勖、冯琇所构陷,出使外地,以防患未然。所以在他去世后,武帝伤心不已。冯紞侍侧说:“齐王名声超过了他的实际才能,天下都归附他。今天他去世,对国家是幸福的啊,陛下为什么过于悲伤呢?”帝收起眼泪停止哭泣。按照齐王攸在举动中恪守礼仪,很少有过失,武帝对他非常尊敬惧怕,每次跟他共处,都会挑选话语后再发言,因此朝廷和朝野都很重视他。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