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9章 兵变
大将军梁文辉自被裴恒打落马下,内伤严重,心腹丁原猛抽马鞭带其逃离了十来里,确认后面无追兵,才停下歇息。
丁原跳落马下,将梁文辉从马上轻手轻脚地搬下来。
“将军,你是否能听见卑职说的话?”丁原拧开自己身边水壶,将水壶靠近梁文辉嘴边:“来,先喝点水”。
梁文辉微眯着眼睛,由着丁原喂水,等嗓子没这么干涩了,说道:“此次是本将军疏忽大意,本想着从那个女人手上剥下手镯,找了个死士戴上,进那扬州城的废墟里成为代替那个女人被火烧毁的焦炭,一切天衣无缝,竟是没想到裴恒是如此的疯狂”,说到此处,梁文辉又感觉到了五脏六腑的疼痛,裴恒小儿,竟是一点情面都不留,下手狠辣无情。
喘了几口气,梁文辉看着远方的天空:“不回京都,去太原,既然他不给我梁家再进一步的机会,那他这个皇位也别想坐稳”。
“诺”,丁原惊骇,但自来以大将军梁文辉马首是瞻,平息内心的激荡,低头应是。
“将军,您的伤情严重,卑职身边又未带对症的伤药,这可如何是好?”,丁原担心再这么在马上颠簸下去,大将军的伤势将愈发的严重。
梁文辉又咳嗽了几声,缓过气来说道:“无妨,一时半会死不了,现在赶路要紧”,梁文辉长年在外征战,久伤成医,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体还能支撑,继续说道:“去最近的县城,飞鸽传信给京都的杨玉忠,让他安排下去”,为节省气力,梁文辉声音低沉,让丁原靠近,在其耳边详细讲述。
丁原静静地听着,一字不落,现在是非常时刻,成王败寇,生死存亡之际。
十日后,京都城外
“报,将军,有大将军书信到”,一个小兵急匆匆跑来,将刚从飞鸽脚上取下的信件递给杨玉忠。
说是信件,其实就是一张较窄的纸条,杨云忠定睛一开,上面书写:“圣上离京多日,朝野百官震荡之际,本部兵马撤离京都,返回太原以待将令”。
杨云忠长年随大将军梁文辉征战,从一个小小的百夫长直至被梁文辉提拔到了偏将,虽经历的战役多数都为小战,但杨云忠心思敏锐,在这短短的信件上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思索了一番,杨云忠叫来心腹田超。
“将圣上离京多日的消息散布出去,本部兵马正装等待号令”。杨云忠言简意赅。
“诺”,田超领命退下。
大将军梁文辉在朝中经营多年,又有许多朝臣曾是梁嘉的学生,朝中人脉广泛,只要稍微透露些大将军认为陛下肆意妄为,枉顾天下黎民的意思,百官便会望风而动。
又三日,太极殿内
“周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由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几位主官领头,大大小小的官员本打算于天未亮时跪于宫殿门外,要求圣上临朝,然而尚未摆开阵势,便被周沛组织的御林军包围。
见御林军成包围之势,计不可成,几位主官对视一眼,由吏部主官孔万鑫站在周沛面前,质问周沛。
周沛淡定自若,自怀中拿出裴恒手书,面对百官,用右手高举:“奉陛下手谕,陛下为体察民情,于日前离京,如遇百官询问,由微臣全权处理”。
百官们看看周沛手中捏着的纸张,又看看周沛身后不远处站着的大监李季冬。此时的李季冬手拿拂尘,直视百官,自有一派天家总管的气度。
见李季冬对周沛所说的话没有什么反应,大家也基本相信了周沛的话。
礼部主官倪士丰踏出一步,站在孔万鑫的右手边:“周大人,陛下此举欠妥,龙体关乎国运,如何能轻易离宫、踏入险地”。
周沛朗声一笑:“倪大人,你在说什么笑话?百姓乃国之根本,游历民间体察民意,是利国利民之举,难道我大夏朝的民生如此恶劣,到处都是刁民不成?”
倪士丰瞬间脸色难堪,周沛心思机敏,口舌伶俐,自入仕以来政绩颇丰,三年以来年底考核皆为甲等,即使有心人想要针对,也无从下手。
吏部主官孔万鑫申出右手,作势拦住倪士丰,脸色阴沉,看向周沛:“不要左顾而右言他,你知道今日百官同来是为了什么。圣上已离京两月有余,你还想要瞒多久?”
周沛脸上也不再有笑意,反问道:“圣上已在返京途中,朝野内外无甚异状,百姓安居乐业,你们今日所作意欲何为?”
“哈~”,兵部主官徐峰闻言笑道,走出百官向周沛走来,问道:“当今圣上宠信奸佞,枉顾皇嗣延绵,现又将此等大事仅告知你一人,让你全权处理”,徐峰转头看向了百官,又转头直视周沛:“周沛,你是将我们这些朝中骨干置于何地,你今日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让圣上出来,否则我们便跪在太极殿上,等圣上出现”。
周沛有些好笑,这话里话外的意思自己竟成了祸国妖姬不成,缠着陛下不要纳妃生子?!想到裴恒的喜怒无常、周身威势,周沛就有些打冷战,打住自己的胡思乱想,那可是要命的。
徐峰身后的几名官员有眼力见,见话到此处,对视几眼,瞬间跪倒在地,口中大呼:“先皇啊,臣等无能,陛下妄为,我们如何对得起先皇啊,如何对得起黎民百姓啊”,后面的官员看前方的作派,呼啦啦跪了一地,哭泣声此起彼伏。
除闻声而来的刑部主官靳慷,在百官身前站立不动,眼观鼻鼻观心。他没有女儿,又是裴恒一手提拔的,没什么渴望,只希望安稳活到告老还乡。
周沛没想到今日他们竟如此坚持,事情发展到现在有些诡异,似乎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了太极殿,无暇再关心外事。
“报”,有一名太监自太极殿内疾步走近,靠近大监李季冬耳语,李季冬本淡漠地表情瞬间碎裂,看向了周沛。
周沛本就注意着他这边的动静,注意到李季冬的目光,转身看向他。
李季冬冰冷的声音响起:“京都城外,大将军的本部兵马有异动,正开拔离开京都”。
周沛表情一滞,转瞬间,思绪翻飞,不可置信地转身看向了最前头的几位官员。
站在最前面、离周沛最近的吏部主官孔万鑫右脚向后退了半步,大将军并没有传达这个意思,昨日联合几位主官商议组织百官于今日逼宫,也只是希望陛下回心转意,广开后宫,为皇家子嗣计。
虽然大家心里也希望有朝一日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为妃为嫔,抓得一个若有似无的机会,但多数官员内心还是向着裴氏皇族的。
裴氏执掌天下百年,虽出过几个昏君,几个无能君王,有动荡还不至于倾覆。且大夏开国以来儒家思想治天下,多年来读书人经儒家思想教化,奉行的是忠君爱国,为国死谏。如果真告诉他们,大将军有异动,今日他们绝不会来到此处。
想到大将军可能有的意图,几位主官直接双膝跪地,不敢言语。
周沛脸色阴沉,跟李季冬说道:“快,组织御林军拦住他们的去路”。
李季冬则想得更深远一点,开口道:“不可,大将军既然在无皇命的情况下命令全军离开京都,必是已做好完全准备”,全京都的御林军加兵甲才一万有余,而离开的大部队是梁文辉的精锐,有五万有余,如何能抵挡?
何况轻易派御林军前往,大夏宫内空虚,如果这是大将军调虎离山之际,后果不堪设想。
周沛被李季冬一拦,也知道自己有些着急,未想得全面,转头又看向了百官:“现在非常时刻,需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保大夏安稳”。
各部主官沉默了片刻,一同站起身,向周沛抱拳行礼:“依周大人所言,等圣上回京,臣等再来受罚”。
周沛点了点头:“各部主官留下,其余人等回去各司其职”,百官齐声应诺。
各部主官能爬到今天的高位,也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兵部主官徐峰是个直汉子,声音洪亮:“大将军这是趁我们病,要我们的命,倪大人,你派人前去追赶军队,询问缘由,无论如何,都先给个台阶”,说到此处,徐峰停顿了下,手指轻点扶椅:“至于下不下,看他自己,我这边马上组织各地士官严阵以待”。
在场的各位也明白现在情况紧急,既然梁文辉能做的出来,那便不准备回头。
真下这个台阶,陛下看在前太师梁嘉的面子上,轻则将其贬为庶民,重则他与其子女皆不保。想到这,有些官员的脑子里又有些通明了,陛下是一直防范大将军,所以宫中那位至今无子嗣,皇家可真是心机深沉啊。
大家各抒己见,制定策略,推测大军大概率往太原而动,路上需设置重重关卡,拦路堵截,且需要告知天下大将军有不臣之心。
想着道义、天下尚在裴氏皇族这边,除了兵部主官徐峰尚有些忧心忡忡外,其余各位主官倒是放下心来,此次应是夏朝的一次小风浪,不会酿成狂风骤雨,否则自己等人恐将成为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