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329章 来吾道夫先路
【公元前296年,周赧王十九年,楚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其余诸侯国们也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楚正式绝交。
这一年,44岁的屈原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段长达十六年的流放生活。屈原先是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然后放逐江南。
他从郢都出发,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这段日子被他在作品里这样写道: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从郢都出发,驾着一叶扁舟开始了他四处漂泊的生活,也许这样的生活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是好一段潇洒的旅居人生啊!
但别忘了,屈原是一位士人,更是一位爱国的士人!此时的楚国正处在国力日衰的下坡路上,屈原怎么可能会真正的放下呢?
牵肠挂肚心悲伤啊,前途渺茫不知何处是停脚的地方,随着风波任其漂泊吧,从此我就是一个无家的浪子到处飘荡。
纵然屈原在他的诗歌里想要表达自己豁达的态度,来证明自己看开了。可强装的淡定还是会被人一眼看穿。
埋怨,忧愁,担心,悲伤,空虚,愤懑,这时的屈原心中可不止五味杂陈啊!
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
公元前278年,秦国主将白起更进一步攻下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着那些贵族们一起狼狈地四处逃窜,“保于陈城”。
在这种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看着自己曾经奋力守护的国家落到如此的田地彻底的绝望了,在农历的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汨罗江畔,他于六十二年前出生在那里,汨罗江里,是他如今的归宿和楚国看不见底的未来。
在屈原投江后,百姓闻讯纷纷赶来划船捞救,但无果,遂荡舟江河寄托哀思,后演变为龙舟竞赛。
又投米团入江以防鱼食屈原身体,形成吃粽子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皆源于纪念屈原。
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我这样一位正直爱国的好青年,为国家呕心沥血,却因为帝王听信谗言落得这般下场,有家不能归最后甚至到了亡国的地步”
本就直言不讳的屈原便将自己的满腔激愤写进诗歌里,形成了“激楚”的情调,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便积极地学习屈原这种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也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
屈原的爱国是人尽皆知的,屈原对楚国的贡献、对楚人的爱护、对楚国的深厚执着的热爱让他被后世追赞不已。
他追求美政和对封建制度大胆的批判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吧,我在前面引导开路!
他的字里行间都映射出这种满腔的热血和爱国热情。
东汉学者班固在《离骚序》中评价屈原道:“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虽然不是明智的人,但也是一位精妙的人才啊!
李白更是给予了屈原高度的评价:“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屈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浪漫的爱国主义者。
他的词赋与日月同辉,被后世赞为“华夏的诗祖”。
孔子曾经评价《诗经》为“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和“不学诗无以立”,若是孔夫子读过二百年后屈原的诗,这位极力追求美政与爱护自己国家的诗人的作品,怕是不止要给《诗经》作注了。
屈原能文善武,是他颠沛流离的一生成就了他如此之高的文学造诣,是他善于思考和总结,追求美的性格让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发展成独特的一体风格。
古今中外,多少年来,大家都对屈原表示了高度的赞美。
他的诗篇虽然有固有的民族特色,但也拥有着普遍的世界意义。】
孔夫子听到天幕开玩笑的提到了自己,说是若自己读过屈原的作品,肯定也会作出极高的评价,老夫子抚须笑道:“诗三百和这位来自后世的屈子作品是不同的。”
“一个是最早的朴素的‘诗’,抒发了人们最真善美的感情。”
“一个则是诗里有道,道里作诗的大家。”
夫子早年是去过楚国的,所以他对楚国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出乎他意料的是,楚国的毛病似乎几百年来都没有改变,楚王不管过了多少年还是老样子。
当初夫子途径楚国,受到了叶公沈诸梁的隆重接待,并和楚国一众名士隐士都做了友好的学术拜访,也让楚王对他的本事信服想要重要。
但当时楚昭王的令尹子西担心孔丘出仕楚国后会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影响,所以向楚昭王进献了谗言,最后夫子也没能在楚国得到什么官职,被楚人好吃好喝的送走了。
“秦国,穆公之后秦便再无西伯之姿。”
天幕出现以来,对秦国的介绍不少,夫子也是想到了陈年老事,“当初我周游列国并未去过秦国,一是因为秦国遥远路途不便。”
“二便是我刚才说的,秦国在穆公之后便衰落了,本就是蛮荒之地在衰落之后更不像样了,所以当时我也认为秦国没有适合儒学的土壤。”
“现在看来,是我看走眼了啊!”
孔老夫子有些自责的对着众弟子道。
夫子我是走不动了,但我的弟子们可不能再忽略了秦国啊!
那可是连齐国、楚国这样的霸主联合在一起都无法在未来制衡的国家。
大秦
嬴政:“屈子,能被后世纪念上千年,这里面也有朕一统六国让天下合一的功劳啊!若没有一统的中夏,屈原只能被认为是地方的爱国,而不是整体的爱国。”
“是大秦的事业,让屈原的精神变得伟大!”
嬴政很自信的这样认为。
没有了楚齐赵之类的分别,天下便是一个整体,那么屈原的这种精神就很值得被那些帝王们拿出来大加赞赏了。
虽然我不需要你的本事,但我需要你的忠诚!
大汉
同样是信奉黄老之道的刘恒评价屈原道:“老子之道,继承者一分为二,其一就是庄子的学术了。”
“其二就是像屈子这般的精气说。”
韩愈:“屈子是我的榜样,他不止是一个诗人这样简单,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着创新,无论政治还是文学,这是他身上最可贵的精神!”
唯唯而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