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章 返京
裴三一改往日的轻松状态,此时战战兢兢地跪在大厅等待裴恒的指示。
“小猫变成鸟儿了不成?”裴恒把玩着手中的茶盏,不看裴三一眼。
“回世子爷的话,传唤来的兵甲和此次带来的暗卫已全部出动,全城一户一户人家地搜查,所有的角落都翻遍了,找不到有用的线索”,别说人了,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城西的地皮都差被翻过来了。
裴三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继续回道:“姑娘极其聪慧,躲藏的技术也让奴才们琢磨不透,似凭空消失了般”,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小喜一个弱质女人能干成的事,在暗卫的跟踪、全程的搜捕下消失不见。
裴恒实在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将手中的茶盏砸落在地上,闭目,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抬头看向裴三:“准备启程回京,至于小喜,呵她既然无福消受,那就让她去吧”,说完挥手让裴三退下。
裴三低头应是,悄然起身退去,退到书房外将门阖上,转身看向院中的榕树,怎么可能放得下。裴三轻叹了口气,世子爷在其他事情上一言九鼎,但就在小喜姑娘的事上一再地退让、改变。
裴三想定,转头吩咐召回甲兵和暗卫,城门开放,但特意叮嘱需留有少数的几名得力暗卫继续调查,一部分甲兵继续在各处城门口勘察往来人员。
书房内
裴恒怅然若失,他不理解小喜的坚持,不懂小喜到底想要什么。他本想着,将来执掌天下后,除了皇后的份位不能给她,其余什么都能给她。
裴恒想,她如此聪慧,任何事不需要讲得太明白。但又担心他的高傲让她看不到他的真心,所以才会在榕树下剖开心肝给她看。他的心上没有其他人,只有她。
那为什么小喜要弃之如敝履?他的真心已肮脏到让她嫌弃么?还是她的心上人一直未走远,她还在想他?
裴恒摇了摇沉重的脑袋,几日的无法入睡,让他越发得难受。
第二日,漠河城门
一列马车缓缓驶过,似乎在留恋着什么。
接近城门口,裴恒在马车内听到士兵盘查的声音,眉头动了下,便闭目继续养神。此去京都,既是掀起更大的狂风暴雨,也是多年布局收获丰硕果实的时候。
小喜站在路边看着裴恒一行人的马车缓缓驰过,等了会儿,便拿上路引抱着孩子往城门走去。
在她的了解中,裴恒一贯的喜怒无常,只有当断则断,趁其不备,才能完成脱身。
小喜料想的不错,甲兵已经连续搜捕几日几夜,尚未休息就继续站岗。对于身份确实详尽的人员也没有力气多加盘查,但下一波轮岗的甲兵恢复了元气,盘查会更为详尽仔细。
小喜与雷妹的身形近似,裹着厚重的冬衣,抱着孩子,甲兵看了户籍路引便放其出城。
小喜回头望了望远去的马车,抱紧了手中的孩子,一步一趋地往反方向走去。按照雷妹的指示,前往下一个最近的县城,到时搭上南下的马车,带上孩子去往自己心心念念的江南。
此时的江浙一带尚不是繁华之地,民生质朴,百姓纯良。
小喜运气不错,赶上了一对南下运粮的商队,商队看她母女不易,询问是去投奔亲戚,一个妇道人家、一个尚未会走路的娃娃,便也当做做善事,只收了她十文钱,路上多有照拂。
裴恒一行人出城后队伍便加快行程,五日后碰上京都派的第二波催促裴恒快些回去的天使,裴恒便弃车换马,快马加鞭一路狂奔。又过了五日,裴恒一行人到达京都,此时的裴恒脸色发白,身体似有吃不消。
京都城门下
嘉定帝贴身大监丁振祥在门下极目眺望,两手紧握拂尘。
陛下今日突然在皇后的陪侍下坐起,并前往太极殿处理紧要的政务,看着太医正极其难看的脸色众人皆暗暗心惊,陛下这是回光返照不成。
丁振祥看到远处尘土飞扬,面色凝重。直到看清裴恒一行人的身影,才微微松口气。他将拂尘交给旁人,自行骑上旁边的马儿便向裴恒骑去,口中大喊:“世子爷,世子爷,随奴才直接去往宫内”,见裴恒点头,便直接转身往城内赶。
裴恒一行人知道事态紧急,跟随大监一起疾驰前往,一路畅通无阻。
太极殿内
百官临朝,裴恒跪于大殿正前方。
嘉定帝盯着裴恒,看其脸色难看,便向大监丁振祥低语请太医为裴恒诊治一番。
太医正与太医院一众太医一直候在太极殿后,不敢离开半分。
太医正听内侍召唤,带上下手太医急步走向殿中为裴恒诊治。
百官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的异响。
随着把脉时间越长,太医正面色越发凝重,示意手下从医药箱内取出银针、药瓶和一个碗碟,在碗碟中倒了药瓶中的些许白色粉末,将银针扎向裴恒的手指,将裴恒的手指下翻,几滴鲜血滴入碗碟,碗碟内的粉末瞬间变红。
太医正伸手将自己随身携带的药瓶取出,倒出一粒递给裴恒,示意裴恒吃下。
太医正姓华名瑜,祖上医药世家,神医华佗便是华瑜的曾祖父。有见识的官员认出那粒药丸就是华家密不外传的救命神药——生息丸。
生息丸顾名思义生生不息,病入膏肓患者服用后可最多延缓一个月寿命,制造艰难,轻易不得使用。
想到此处,有几位官员的冷汗从额头滴落,裴恒是被人下毒了。
嘉定帝怒火中烧,拍案而起:“好大的胆子,来人啊,将忠勇王府的那个贱妇带过来”。
大监丁振祥立即朝殿外高喊:“奉圣上旨意,带忠勇王妃李茹上殿”。
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往远处跑去。
大殿内的忠勇王裴殷涛看此情形,脸色也瞬间阴沉下来。
嘉定帝怒火难消,不理会裴殷涛的脸色,喘了口粗气后对大监说道:“请皇后和皇贵妃上殿”,大监应是,转头吩咐下去。
嘉定帝转头看向百官,铿锵有力地说道:“此非家事,而是国事,事关大夏百年基业,今日须有定论”。
百官皆知今日皇储之事会有定论,异口同声拜伏道:“恭请陛下圣裁,臣等定仰体圣意”。
嘉定帝原有四个兄弟,忠勇王裴殷涛与嘉定帝是同个皇妃所生,其余三位皇子皆比嘉定帝年纪大。
皇位本该由皇后所出的大皇子名正言顺地继承,但只因大皇子有一次喝酒后,对身边上抒发了下:“父皇久占皇位,等本太子即位后也是个老皇帝了”,本是一句苦闷后的玩笑话,直接成为其太子位被罢黜的导火索。
而其余皇子皆非皇后所出,太子被先皇厌弃罢黜,那其余皇子才干皆是不错,身份也相似,故皆有机会荣登大宝。
然二皇子与三皇子更亲近,嘉定帝与忠勇王一母同胞自不必多说,一阵腥风血雨地争夺,双方你来我往,不可开交。
直至前太师站队至嘉定帝,嘉定帝最终成为了皇太子。嘉定帝即位后极其痛恨几位皇兄,几年内便以各种借口将除忠勇王之外的兄弟都以鸩酒毒杀了。
朝内外掰着指头算,也很清楚此时能有条件且有机会继位的便是忠勇王的两个儿子,再结合近期朝中的波诡云谲,有些年轻的官员偷偷瞄了下武官最前头站着的定海神针——大将军梁文辉,也大致推测出圣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