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迦南小说网】地址:https://m.jnweishang.cc
首发:~第九品
第六 涅盘作证之问
「尊者那先!卿等言:『涅盘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已生、非未生、非当生。』尊者那先!正行道以作证涅盘是作证已生耶?或作证令生耶?」
「大王!正行道以作证涅盘非作证已生,非作证令生。然,大王!其正行道所作证其涅盘界是存。」
「尊者那先!勿密秘解明此问,请公开解明。起志欲,起勤勇,卿所学者一切公开陈述於此处。世人对此陷於迷惑,犹豫、疑惑。折断此内心之过(疑惑)箭。」
「大王!寂静、安乐、殊妙之此涅盘界是存,正行道依胜者之教而思惟诸行,依慧而作证其涅盘。大王!譬如弟子依阿闍梨之教而以慧作证学术。大王!正行道依慧而作证涅盘。涅盘如何可见耶?见为无灾、无祸、无畏、安稳、寂静、乐、快、 [p405] 胜、净、冷。大王!譬如有人堆积多薪燃烧火炎为火所逼恼时,努力依此而脱离,入无火之处,彼於其处而得最胜之乐。大王!正行道燃烧三种火炎为火所逼恼时,依如理作意,依此脱离,入远离三种火热之处,彼於其处作证最胜乐之涅盘。大王!三种火恰如见火,正行道恰如见火中之人,涅盘恰如见无火之处。
大王!又譬如有人入蛇、鸡、人之屍体或粪、芥之穴,其发縺而中入屍体,努力依此脱离,入无屍体之处,彼於其处而得最胜之乐。大王!正行道依如理作意作证无烦恼之屍体最胜乐之涅盘。大王!五种欲恰如见屍体,涅盘恰如见无屍体之处。
大王!又譬如有人,恐惧、战栗、动荡、心变异、恼乱、努力依此脱离,入、坚、牢、不动之无畏处,彼於其处得最胜乐。大王!正行道依如理作意远离怖畏、战栗,作证最胜乐之涅盘。大王!缘生老病死不绝起怖畏恰如见怖畏,正行道恰如见怖畏之人,涅盘恰如见无怖畏处。
[p406] 大王!又譬如有人陷於污秽之泥泞、泥土、泥地,努力远离其泥泞、泥土,至清净无垢之地,於其处得最胜之乐。大王!正行道依如理作意离烦恼之垢、泥,作证最上乐之涅盘。大王!利养、恭敬、名闻恰如见泥泞,正行道如见入泥泞之人,涅盘恰如见清净无垢之地。
然者,正行道如何作证涅盘耶?大王!彼正行道思惟诸行之转起,思惟转起时,於其处见生、见老、见病、见死,於其处无见任何之快乐。於初中後,彼於其处不见任何可执着之物。大王!譬如有人一日之间於所热、燃、热、烧、炎烧之铁丸,於本、中、先端亦不见可握取之部分。大王!思惟诸行之转起,思惟转起之时,於 [p407] 其处见生、见老、见病、见死,於其处不见任何之快乐,於初中後亦不见任何可执着之物。彼不见可执着物之时,心现不乐,热来入身,彼无救护所、无归依处、无归依处者厌恶诸有。大王!譬如有人入燃烧火炎之大火聚,彼於其处无救护所、无归依处、无归依处者厌恶其火。大王!彼不见可执着物之时,心现不乐,热来入身,彼无救护处、无归依处,无归依处者厌恶诸有。彼於〔诸行之〕转起,见怖畏之时,如次心生:『彼〔诸行之〕转起是燃烧、炎烧,是多苦、多恼。若谁得不转起,其为寂静、殊妙,即一切诸行之寂止,一切依之舍离、爱尽、离贪、灭、涅盘。』如是,彼之心者欣、喜、喜悦、满足不转起而为『我得出离』。大王!譬如有人,迷於道而进入异地,若发现至〔目的地〕之路,於其处欣、喜、喜悦、满足而『我得路』。大王!於〔诸行之〕转起而见怖畏之时,心欣、喜、喜悦、满足不转起而『我得出离』。彼增益、寻求、修习、多修至不转起之道。彼以目的确立念,以彼目的确立精进,以彼目的而确立喜,彼之心不绝作意之时,超越转起而入不转起。大王!达不转起,正行道称作证涅盘。」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认受。」
第七 涅盘住立之问
[p408] 「尊者那先!涅盘所藏置之地於东方耶?或於南方耶?或於西方耶?或於北方耶?或於上方耶?或於下方耶?或於旁边耶?」
「大王!涅盘所藏置之地亦不在东方、亦不在南方、亦不在西方、亦不在北方、亦不在下方、亦不在旁边。」
「尊者那先!若无涅盘所藏置之处,然者涅盘不存在。又作证其涅盘者之作证亦是邪。对此说其理由。尊者那先!譬如地有田所生谷类,有花生香,有花生灌木,有果生树,有鑛山生宝石,即任何人皆以各人所欲之物,带来其处。尊者那先!若涅盘存在,其涅盘所生之处亦可有所期待。尊者那先!涅盘所生之处不存在,故予言:『涅盘不存在。』又作证涅盘之作证亦是邪。」
「大王!涅盘所藏置处不存在,然涅盘是存在。正行道者依如理作意而作证涅盘。大王!譬如火存在,火所藏置处不存在,磨擦二木之时,生火。大王!涅盘存在,涅盘所藏置处不存在,正行道依如理作意而作证涅盘。
大王!又譬如七宝,即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居士宝、将军宝, [p409] 然其等诸宝所藏置处不存在,刹帝利之正行道者依行道力,其等之诸宝到来。大王!涅盘是存在,其所藏置处不存在,正行道者依如理作意而作证涅盘。」
「尊者那先!若涅盘无所藏置处,正行道者住立於其处,所作证涅盘有其住立处耶?」
「然,大王!正行道者住立於其处,所作证涅盘者有住立处。」
「尊者那先!何等是正行道者住立於其处,所作证涅盘者为住立处耶?」
「大王!戒是住立处,住立於戒,如理作意之时,於塞国、臾那国,於支那国、鞑靼国,於亚历山,於尼坤芭国,於迦尸国、拘萨罗国,於迦湿弥罗国,於犍陀罗国,於山顶,於梵天界,於何处亦住立,正行道者作证涅盘,大王!譬如有眼之人於塞国与臾那国,於支那国与鞑靼国,於亚历山,於尼坤芭国,於迦尸国与拘萨罗国,於迦湿弥罗国,於犍陀罗国,於山顶,於梵天界,於何处亦住立。大王!住立於戒,如理作意之时,於塞国与臾那国……乃至……住立於何处,正行道者作证涅盘。
[p410] 大王!又譬如於塞国与臾那国……乃至……於何处亦住立,东方之存在。大王!住立於戒,如理作意之时,於塞国与臾那国……乃至……於何处亦住立,正行道者作证涅盘。」
「善哉,尊者那先!依卿而说示涅盘,说示涅盘之作证,述说戒德,说示正行道,法幢建立,法眼确立,善专心者之正加行不空。彼然,予如是认受。」
第八 比量之问
时,弥兰王接近尊者那先之处,近而问讯尊者那先,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弥兰王欲知,欲闻,欲持,欲见智之光明,欲破无智,欲生智之光明,欲灭无明之闇,欲超轮回,欲断渴爱之流,欲达不死,欲触及涅盘,勉励优胜之志愿、精进、坚固、勇猛、念、正知,对尊者那先如是而问。
「尊者那先!卿见佛耶?」
「否,大王!」
「卿之阿闍梨见佛耶?」
「否,大王!」
「尊者那先!言:『卿亦不见佛,卿之阿闍梨亦不见〔佛〕耶?』然者,尊者那先!佛不存在。佛於此处者不能知。」
「大王!卿刹帝利系之祖先,古昔之刹帝利存在耶?」
[p411] 「然,尊者!有何疑惑耶?予刹帝利系之祖先,古昔之刹帝利存在。」
「大王!卿曾见古昔之刹帝利耶?」
「否,尊者!」
「大王!教卿之司祭、将军、司法官、大臣曾见古昔之刹帝利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卿亦不见古昔之刹帝利,卿之师亦不见古昔之刹帝利,古昔之刹帝利存於何处耶?於此处古昔之刹帝利不能知。」
「尊者那先!古昔之刹帝利所用之用品,即有白伞、冠、屐、拂子、宝剑、高价之卧床,依此予等知而信古昔刹帝利之存在。」
「大王!如是,我等亦知而信彼世尊。我等所以知而信『彼世尊存在』之理由。何等是其理由?大王!知者、见者、应供、正等觉者之彼世尊所用之用品,即有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依此,含天之此世界知信『彼世尊之存在』。大王!依此理由,依此因,依此理趣,依此比量而可知『彼世尊之存在』。
[p412] 度众之多人 依尽而寂灭
依比量当知 『彼世尊之存在』」
「尊者那先!请比喻之。」
「大王!譬如筑城者欲构筑城市,最初悉视察平坦、无凸、无凹、无砾石、无危害、无瑕瑾美丽之地域,不平坦作为平坦,除去棒与棘,於其处构筑城市。美化区划,测定部分,挖掘堑壕、堡垒,有坚固之城门、望塔、叠壁,有四衢、十字路口、交叉路,十字路多清净而平坦之王通用路,城内之商店整然,具备有围林、公园、池、莲池、水井,有多种神殿之庄严,无一切之祸难。其城市於一切个处兴盛时,彼可往其他地方。其城市後日繁荣,殷赈,食物丰富而安稳、繁华,祥福而无灾、无祸,种种之人杂蹈。刹帝利、婆罗门、毘舍、首陀、乘象兵、乘马兵、车兵、步兵、持弓者、持剑者、旗手、传令、食配给者、魁伟之王子、勇敢而有大力之勇士、武装之兵士、奴隷之子、兵士之子、力士团、料理人、调味人、理发人、令浴者、锻治者、华鬘工、金工、银工、铅工、锡工、青铜工、铁工、珠工、织工、陶工、 [p413] 制盐者、皮工、车工、象牙工、绳工、栉工、纺绩工、篮工、弓工、弦工、箭工、画工、染工、洗衣人、织师、裁缝师、银行家、衣服商、香商、薪商、木材商、佣夫、菜商、果实商、树根商、米商、糖果商、鱼商、肉商、酒商、演员、舞踊者、轻业师、手品师、咒术师、力士、火葬夫、花扫除夫、竹工、猎夫、娼妇、女演员、小汲女、塞人、臾那人、支那人、鞑靼人、郁禅尼人、婆留迦车人、迦尸人、拘萨罗人、边境人、摩竭陀人、沙鸡多人、须赖吒人、婆提耶人、库顿薄罗人、摩头罗人、亚历山人、迦湿弥罗人、犍陀罗人————由各种地方而来,此等人人为止住而来此城市,新巧区分,见无失、无过之美丽城市,比量而知『构筑此城之筑城者实巧妙哉!』大王!如是,无等、无等等、无等比、无似同、无比、无数、不可量、不可计、无量德、德圆满者、无边坚固、无边威光、无边精进、无边力、佛力圆满者 [p414] 而胜魔军,破见网,尽灭无明、令生明,持法炬,逮达一切知性,於交战不败、能胜,彼世尊是构筑法城。
大王!世尊之法城,以戒为堡垒,以惭为堑壕,以智为城门,以精进为望塔,以信为柱,以念为守门者,以慧为楼阁,以经为四衢,以阿毘达磨为十字路,以律为法廷,以四念处为街路。大王!其四念处之街路,开如次之商店。即花店、香店、果实店、阿伽陀药店、药店、甘露店、宝石店、百货店。」
「尊者那先!何等是佛世尊之花店。」
「大王!知者、见者、应供、正等觉者,所缘分别依彼世尊而说。即无常想、无我想、不净想、过患想、断想、离贪想、灭想、一切世间不乐想、一切诸行无常想、入出息念、膨胀想、青瘀想、脓烂想、断坏想、食残想、散乱想、斩斫离散想、血涂想、虫聚想、骸骨想、慈想、悲想、喜想、舍想、死想、身至念。大王!此等之所缘分别依世尊而说。此中,欲由老死而解脱者把取此等中之随一所缘,依其所缘 [p415] 而由贪解脱,由瞋解脱,由痴解脱,由见解脱,渡轮回、止渴爱之流,断犹豫,舍离一切烦恼,入无垢、无尘清净、净白、不生、不老、不死、乐、清净、无畏最上都————即涅盘之都,於阿罗汉果而令心解脱。大王!此名世尊之花店。
持业之代金 而行於商店
以买所缘物 於解脱解脱。」
「宜,尊者那先!尊者那先!何等是佛世尊之香店?」
「大王!知者、见者、应供、正等觉者,戒分别依彼世尊而说。涂戒香佛子含天界,此世界依戒香而薰,使馥郁,四方四维,顺风逆风皆薰芳,频薰扩展而存。何等是戒分别?即〔三〕归戒、五戒、八支戒、十支戒、五诵所摄之波罗提木叉律仪戒。大王!此名世尊之香店。大王!又依天中天之世尊而如是所说:
花香不逆风而行 栴檀香与多揭罗香
末利迦花香亦〔然〕 然善士香逆风行
善士薰芳一切方 [p416] 栴檀或者多揭罗
莲花又或夏生华 此等之一切香中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m.jnweish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